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分崩離析的我與你

我們與惡的距離 ,堪稱我本年度最期待的戲劇之一 在3/24看完一二集之後,簡直想立刻起立鼓掌 並且真心期待接下來的每個星期天晚上。 早在出境事務所時就非常欣賞編劇呂蒔媛, 關注這部戲的動態許久,很佩服這部戲集合了目前線上的名演員們, 大大增加了大眾觀賞的意願, 畢竟對整體臺灣來說,我們太需要好好的看這部戲了, 在周日晚上坐在電視機前面看戲的你與我, 就如同共同經歷一場全臺灣的巨型團體諮商, 一起看見自己身上汨汨流著血的傷口, 或者早已結痂被深藏起來的疤痕。 戲劇的內容從戲院內的無差別殺人事件為題 (我想我們都想到同一個社會新聞) 第一集的時間點是事件發生後兩年,二審判決死刑定讞之後開展 受害人家屬、加害人家屬、辯護律師、一般民眾 如果用團體諮商的概念來看 第一次團體就是自我介紹互相認識 所以我們也看見了這些受苦的人 是怎樣孤獨的被拋擲於世。 悲傷有各式各樣的形式,但總是孤獨的 喬安、紹國、天晴一家,在事件之後家不再成家 工作上是女強人的宋喬安 離開了辦公室,手邊總是有酒 也許不灌下那一口酒,她壓不下心裡巨大的悲傷無助 獨立辦報的劉紹國 看著越來越難以靠近的妻子 不知道要如何辦演丈夫與父親 言詞尖銳的小女兒天晴 失去了哥哥之後,也失去了過去的父母 在家中,她更必須直面天彥失去的巨大空洞 而第一集的主要角色之一大芝跟她的父母 作為加害人的家屬,事件後也被迫就此分離 他們一家三口夾雜在人群中,走到靈堂之前 然後各自崩潰跪倒在地 這一家人無能為力,不知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創傷 於是救一個是一個的,至少把大芝推離暴風圈 不成家也至少要讓孩子活下去 另一個讓我淚崩的是王赦夫妻 他們坐在沙發上相擁的這一幕讓我印象極深 看起來緊密的夫妻,內心也各自有著焦慮不安 卻又不敢對另一半言說 諮商的目的,是讓我們慢慢的走向事件的核心 看見自己受傷的部位,嘗試聆聽,嘗試敘說 在聽與說之間,感覺傷口的刺痛感,然後慢慢的療傷痊癒 我們與惡的距離,正是這樣的一個戲劇 當我們對事件的理解不只是新聞2分鐘的畫面 電子媒體800字的簡述,政論節目無止盡且無邊際的審判 嘗試去看見,一個人,作為「人」的樣子 接受我們都同樣為人 有喜有樂有悲有怒 而無差別的傷人事
最近的文章

魂囚西門.給心理師的心靈雞湯

八百年沒有寫文章,年度第一篇,就獻給心理師的戲《魂囚西門》 你們會不會打成渾球西門?   魂囚西門不長,短短六集,這個周末才熱騰騰的完結篇 我禮拜天補完後,內心有些不吐不快的心情 因為首播的禮拜六我在看wakuwaku播的阿嘉莎改編劇,雖然可能沒有人想知道,但那部主演是天海祐希,她是我此生最愛演員沒有之一 總之,以下有雷,請慎入 作為心理師,其實看前四集內心是會不斷冒出問號的 並且要不斷安撫也不斷提問的看戲夥伴 首先,我個人跟催眠並不太熟 戲中使用的羅夏克墨漬測驗(劇中有變造圖案)也是臨床心理師的領域 但是看魏松言幾場做會談的戲分,都不太對勁 比如直接叫個案去離婚,或者是跟個案說鬼是因為人有需要而存在 難怪綠之門都沒有個案上門,這是很合理的哈哈哈 不過這一切到了第六集都有合理的解釋 原來整個綠之門以及活人個案們,其實都是被安排的情境 魏松言在那些過程也不是在工作狀態下,而是被長期治療的演練內容 其實整齣戲算是用「鬼」來談「未竟事務」這個概念 未竟事務是完形諮商的一個重要概念 指的是當人有某些未完整經歷的情緒事件時,那些情緒事件會變成一個人的未竟事務 而會影響這個當事人在未來的生活中,可能會不斷重現某種生活模式去完成他的未竟事務 白話一點的比喻就是,你今天很想吃胖老爹,但是偏偏他沒開 所以你可能會先吃個肯德基、麥當勞或鹹酥雞代替 但如果他們無法滿足你對胖老爹的懸念,你可能還是會再找其他機會去完成吃胖老爹的這個意念 到這邊是不是可以出來我有點想吃炸雞   胖老爹總是會有讓你可以買到的時候,但有些情緒事件是無法真實再現的 比如劇中自殺的個案Doris是無法再喚回的 或是魏松言成長背景中被父母遺棄的經驗,是沒有辦法做時光機回去重來 所以在諮商中,完形治療取向會透過空椅法 讓人在當下重新經歷那個情緒事件,以完成未完成的遺憾 整齣戲最觸動我的,就是早雲說的那一句 「心理師也是人啊」  早雲在戲裡穿的衣服都超級好看! 心理師畢竟也是人,我們其實沒有通靈,也沒有讀心術 做為人,我們也有自己在成長路上跌跌撞撞坑坑巴巴留下的各種個人議題   選擇了這樣的職業,與其說是救人,更想做的是好好的陪伴 我們在專業上盡力的擴大自己的Data base,去理解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人 陪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直視月亮的你

  「 黑人小孩在月光下奔跑,身體看起來是藍色的喔 」在月光下,你依然是那個藍色男孩。 這部電影其實同時講述幾個重要的主題「種族」、「性傾向」、「自我認同」 又其實,自我認同都來自於對自身性別氣質種族的接納與認識 全片敘事手法分成三大段落,兒時的Little,年少的Charon,成年的Black 這三個階段的命名,也暗喻了不同時期追求的認同 兒時的Little瘦弱,寡言,受到同儕欺凌也用盡全力逃跑,是個未曾妥協的孩子,他不喜歡別人稱呼他Little,他有名字,他不只是個黑人小個。毒販Juan走進Little的世界,讓他看見另一種男人的樣子,帶他認識了不同的家庭生活。     藍色黑人男孩的故事就來自Juan,在夕陽西下的海邊,Juan告訴Little,黑人不是只有黑色而已。在不同的光線下,你有機會擁有不同的色彩, 這個世界各地都有黑人,社會的底端有,金字塔的頂端也有,Juan既像是Little的父親,也像是他的師父,他告訴這個孩子「 在重要時刻要決定自己將成為怎麼樣的人,不能讓別人幫你決定。 」 於是Little長成了沉默的少年Charon。   少年的Charon被擠壓在全世界的不友善之中,他依舊寡言,也許是沒有可說的對象 親生母親深陷毒癮,清醒的時候要的是Charon的錢去買毒,神智迷離之時又想要得到Charon的愛,雖然有Teresa願意敞開胸懷,但靠近Teresa好像就是背叛母親,更不用說同儕們的譏諷誤解。 陰柔的性別氣質讓Charon在學校不好過,沉默的少年站在樓梯間看著那些霸凌他的人,回首卻發現那個兒時主動關心自己的Kevin,Charon沒有朋友沒有親近的小名,只有Kevin自顧自地為他取了綽號Black。 在海邊的那個夜晚,月光下,沙灘上兩個藍色的少年,那是Charon的第一次性經驗,長久以來「性」的認同讓Charon吃盡苦頭,讓他沉默不語不再靠近任何人,但在那個晚上他首次被接納,首次因為自己的痛苦得到了連結。 Charon故事的尾聲,那個快步走進教室砸下椅子的少年,最狠的也許是痛苦只有在月光下才能袒露出來,而長長的白日裡,痛苦太痛太痛了,他決定成為一個強大的人,強大才可以有安心痛苦的餘地。 最後,Charon在遠處成為Black。 Black一出場就讓人印

關鍵少數,你必須先看見那些痛苦

其實已經是2017年1月的電影了,之前一直想看但是抽不出時間,周末剛好在電影台轉到就看完了。(話說我雖然很愛停在電影台,但是又很難以在電影台看電影,廣告真的很擾人啊)    看關鍵少數的時候,內心忍不住想起了講黑人幫傭的《 姐妹 》以及馬丁路德的《 逐夢大道 》,剛剛一查果然三部片的時代背景都是60年代的美國,可以說正是同個時期美國國土上,黑人們所遭遇的各種狀況。 姐妹電影海報-構圖跟關鍵少數也太像了哈哈哈 姐妹的背景是60年代美國南方鄉村,在各個白人富家中幫傭的黑人們,扶養了一個又一個白人孩子長大,那些小時候親親密密的擁抱與愛,卻會在孩子們長大之後化成了疏離與厭惡。明明就是扶持一個家庭最有力的力量,卻被拒絕看見,甚至必須在酷暑中蹲坐在室外的「黑人廁所」,以避免把黑人的傳染病傳染給白人僱主們。    對我來說, 姐妹說的是你必須看見這些在你生命的幫手 ,她們幫你養育孩子,製作美食餵養你的胃與靈魂,協助你操持家務, 當你接受這些協助卻不願珍視她們的付出,不願回身幫助她們脫離那不應承擔的痛苦,那生命中空缺的一塊要不空虛的讓人無法忽視,要不就會流淌進髒汙醜惡 。   而2015上映的逐夢大道講的是馬丁‧路德‧金的故事,發生在在世界知名的「 我有一個夢 」之後,以血腥星期日之後的薩爾瑪遊行為主軸事件,( 詳細介紹可見此 ),老實說當下在電影院的我,看著抗爭的畫面,整個人彷彿被活生生帶回2014年3月24日的早上,被新聞上或各種網路訊息得知的行政院流血抗爭的創傷。 最近手邊正在看《 見樹不見林 》,剛好讀到談美國的種族歧視的章節,書裡提到許多社會文化的形成,其實來自於阻礙最小的選擇,馬丁‧路德‧金在運動的策略中,一直提倡的不是要從白人手中奪取政權,而是以美國平等的價值為名,希望真正實踐平等自由的美國核心價值,這樣的呼籲,正是讓美國人從長年選擇的阻礙最小的道路上,意識到這樣的選擇以造成另外的阻礙。 (跳一下) 回到這篇的標題《關鍵少數》,談的是三名非裔女性凱薩琳、桃樂絲、瑪麗在 NASA 的 蘭利研究中心 進行與 水星計劃 相關的計算工作,但三人時常因膚色和性別受到刁難和歧視,但她們仍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本分,最終幫助NASA在1962年2月讓 約翰·格倫 成為首位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太空人。(以上從維基複製來的) 片

真心暖的暖男

昨天晚上熊先生加班到很晚,十二點多我已經窩進被窩了,這個男子還沒有回家。 我在被窩裡打給熊,他說他正在開回家的路上,講到一半,我在電話這頭聽到他跟玉蘭花的小販說起話來。 熊:欸,現在要綠燈了很危險,我開過去旁邊好嗎?你可以過來嗎? 花:好啊好啊。 然後一陣開車停車瑣碎的聲音 熊:我要三串,謝謝(遞錢) 花:你要買一百塊是嗎? 熊:不用,我只要三串就好了,不用找錢了。 花:這樣不行啦,一定要找。 熊:真的不用啦,這樣就好。 花:那不然我多送你一串花喔。 熊:好啊,謝謝,辛苦了耶,這麼晚快點回去休息喔! 那個時候已經晚上一點了,覺得小販好辛苦,但又覺得是好溫暖的對話,默默的覺得很感動,雖然還是沒有等到他回來我就睡著了,但這算是我昨天聽到他說的最棒的話了。

血觀音,沒有最婊只有更婊

首先聲明一下,婊這個字其實是一種攻擊女性的罵人方式,明明就是要說人心狠手辣,卻偏偏要把女性都通盤罵下去,是很不性/別的一種用法 (但我還是用了對不起) (因為用於本片實在貼切到令人髮指) 該如何描述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呢?這麼說好了,從電影最後一幕鏡頭拉遠,到跑完所有工作人員名單,走出影廳,搭乘電梯到一樓,走到停機車的地方跨上坐墊,然後一路騎回家大約十五分鐘,我的心臟都處在撲通撲通跳得很用力的狀態。 從《冏男孩》到《女朋友。男朋友》再到《血觀音》楊雅喆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趕著在金馬獎頒獎前一天去看電影,希望對於頒獎過程更有參與感,幸好能夠一路笑到最後(並且在毛巾被舉起來的時候淚流滿面)。 在這個世界中, 沒有人是完全無辜的 ,外表看起來像是婊子的棠寧,卻是棠家最努力活的真誠的一個,活了這麼多年, 就算媽媽只把自己當作拎來稱頭的名牌包,卻總是無法不追尋著媽媽的眼光與愛 ,對於自己的女兒棠真,既想拯救她脫離這個已經腐爛的家庭,卻又萬分羨慕她得到了母親的眼光。 這樣的一個女子,千金命丫鬟身,成不了棠家的女人,卻連逃都逃不了,看著漁船爆炸後熊熊的火光,畫面轉到含著淚念往生咒的夫人,我深深盼望在棠夫人淚眼裡有一絲一毫對女兒的愛。     看起來文文弱弱的棠夫人,帶著孤女的寡母,看來一臉無辜畏縮來往於權貴之間,但其實她從來不缺靠山,她自己就是自己的靠山, 她讓你以為她走投無路讓你對她放下心防,然後淬毒的蠍子尾巴倒勾你一把 。惠英紅唱的一曲上海灘,那樣的氣魄一反電影前段看來氣勢將盡的棠夫人,「成功/失敗/浪裡看不出有未有」。 拿了最佳女配角的文淇,把棠真外在大家閨秀,內心卻各種面貌翻騰的樣子詮釋得極好,陽導曾說為了要更貼近電影中的女性角色,他看了張愛玲與瓊瑤,14歲的棠真就像是搖擺於這兩者之間的女孩, 看著有嚮往山盟海誓的浪漫,但在禮教規矩的層層綑綁中,她早就學會輕輕的勾勾手指,這個世界就可以被她傾倒 。 沒有人是無辜的,就連看起來最無辜最有愛的翩翩,綁住Marco的不是愛而是手腕, 夫人不是夫人,棠寧內心沒有安寧,棠真已經失去的純真 ,於是這些女人們在泥沼中為了想要站穩腳步,只好幻化成別人想要看見的那樣的女性。 血觀音,恰恰描述了那些,全身沾滿他人鮮血,卻娉娉婷停手拿竹枝甘露,慈眉善目,彷彿想要度化眾生的

便利店人間,你我都是便利店人間

  一個月前的某一天,陪著別人去便利商店拿包裹,晃著晃著走到書架區,拿起這本書看完封底的簡介之後,就默默決定要找機會看完這本書(然後放回書架)(然後回家上網在讀冊買了它) 想想,在便利商店發現這一本書,是個多麼有趣的場景。 日式小說就是這樣子,紙質很輕,雖然書很厚但其實頁數不多,翻著翻著,兩個晚上就讀完了。 我不知道該如何說明這本小說給我的感覺, 在字裡行間,我清楚地看見許多個案的臉龐 ,他們跟著書中的古倉惠子一起睜大雙眼,困惑地看著我,一次又一次地問著「 我這樣是正常的嗎? 」 忘記曾經在哪裡看過這樣一段話, 那些精神疾患者,其實是很努力的不讓自己被世界同化,他們保持著自己對生命的疑問,未曾忽視自己內在的情緒與感受 ,不是他們無法融入社會,而是社會不願意接受他們。這樣的說法,在這本小說裡也看到了類似的描述,你要成為社會人士你就必須拋棄真實的內在,同時也在叩問的是, 當你拋棄了真實的自己,那個融入社會的你又是誰? 就像作者所說的,你我都是便利店人間,你我都為了融入社會,拋棄了自我作為人類的姿態,慢慢地轉化成不同的動物,有些人變成了便利商店店員,有些人變成了辦公室的公務人員,有些人變成業務員,而我也許變成了名為「諮商心理師」的動物。 其實這大概也是我很少在私人臉書分享工作心得的原因,我還是希望我是我自己,那個諮商心理師就保留在諮商室裡就好,我怕我再也看不見自己的樣子,而百分之百的進入社會動物園中,那個諮商心理師的籠子裡。